《外甥狗說》一文,在著名文化學者丁再獻先生的妙筆下,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文化長卷,生動且深刻地為我們揭示了鮮為人知卻意義深遠的 “外甥狗文化”。它絕非簡單文字堆砌,而是對一種獨特文化現(xiàn)象的深度挖掘與升華,使我們重新審視外甥狗這一群體在氏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
文章開篇點明外公家故土與宅相族親源,將外甥狗文化置于家族與地域的深厚背景之中,為后續(xù)論述奠定堅實基礎(chǔ)。作者從自身以外甥身份參加外公家慶典切入,自然引出外甥狗文化的緣起,娓娓道來,親切而真實。
文中對 “外甥狗文化” 的解讀層層遞進,鞭辟入里。指出外甥這一身份具有子女與外甥的雙重屬性,作為氏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,外甥狗文化歷史源遠流長。作者列舉外甥年少時穎悟天分的諸多事例,從懸弧之辰的初啼驚人,到垂髫(tiao)之歲感悟動親,乃至習步便識《論語》、塾堂外辨宮商,無不展現(xiàn)外甥的聰慧與早慧,為外甥狗文化注入積極向上的內(nèi)涵。
談及外甥與外公、娘舅的情感紐帶,文中更是濃墨重彩。“外甥不負外公愿,娘舅能融晚輩狂”,寥寥數(shù)語,便勾勒出家族代際間深厚且包容的情感。外甥對長輩的敬重,以及長輩對外甥的期許與寬容,構(gòu)成了家族情感傳承的動人篇章。作者還以歷史典故與名人軼事類比,如囊螢映雪、程門立雪,展現(xiàn)外甥對學問的執(zhí)著與對師長的尊崇;以玉樹芝蘭、珠璣咳唾形容外甥才情出眾,恰似謝家之寶樹、潘岳之華章,凸顯外甥狗群體的優(yōu)秀特質(zhì)。
此外,文章對外甥狗群體自身特質(zhì)的描繪亦十分精彩。“外孫健壯高猛,甥女淑賢俊靈”,展現(xiàn)外甥狗群體的多元魅力。從外貌上的風神俊朗、器宇軒昂,到內(nèi)在兼具報國之心與請纓之志,乃至具備項莊之勇、子房之智,全方位刻畫了外甥狗群體的卓越形象,讓人不禁對這一群體心生贊嘆。
在人際交往與處世態(tài)度方面,作者強調(diào)外甥狗崇尚為人謙和有度。以管鮑之交、王祥之孝為例,闡述外甥狗在交友與待親上的高尚品德;以謝安圍棋賭墅、孔明空城撫琴,展現(xiàn)外甥狗面對大事困境時的從容鎮(zhèn)定,為外甥狗文化增添了豁達與睿智的色彩。
更為重要的是,文章將外甥狗文化與家族榮耀緊密相連。外公門上濟濟人才,從先祖車神到現(xiàn)代科技人才,從良將輩出到堂族弟兄兩院士,這些杰出人物成為外甥狗群體的榜樣與驕傲,激勵著外甥狗們不懈努力、百折不撓。作者本人研究東夷文化、破解骨刻文字,更是外甥狗傳承與發(fā)展家族文化、絕學的生動例證。
丁再獻先生的《外甥狗說》如同一束光,穿透傳統(tǒng)認知的迷霧,打破了長久以來人們對外甥狗這一稱呼的誤解,將其重塑為承載家族情感、智慧、品德與責任的獨特文化符號。在傳統(tǒng)觀念里,外孫常被視作 “外人”,孫子才被認為是家族傳承的正統(tǒng),姥姥對外孫的疼愛與付出往往被忽視,姥姥對外孫的這份愛,純粹而無私,源于對女兒的深情,不圖任何回報。
然而,隨著社會的深刻變革,這種舊觀念正悄然發(fā)生演變。家庭結(jié)構(gòu)的變化首當其沖,獨生子女數(shù)量的增多,使得姥姥姥爺將更多的關(guān)愛傾注在外孫身上,外孫與孫子在長輩心中的區(qū)別逐漸縮小,曾經(jīng)橫亙在外孫與家族核心情感之間的那堵 “墻” 正在慢慢消融。同時,年輕一代父母觀念的轉(zhuǎn)變也至關(guān)重要,他們更加注重孩子與雙方祖輩關(guān)系的平等,不再刻意強調(diào)外孫與孫子的差異,極大地弱化了 “外甥狗” 這一稱呼所蘊含的負面含義。
外甥狗群體在家族文化的長河中,以其獨特身份發(fā)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。他們不僅是家族文化的傳承者,將先輩的智慧與品德銘記于心、代代相傳;也是傳播者,帶著家族的烙印走向更廣闊的世界,讓家族文化的影響力得以延伸;更是創(chuàng)新者,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為家族文化注入新鮮活力。他們宛如堅固的橋梁,跨越代際的溝壑,維系著家族情感的緊密相連,使家族的凝聚力在歲月流轉(zhuǎn)中愈發(fā)強大。
《說》,在古代文學的璀璨星空中是一種獨具魅力的文體,而韓愈的《師說》無疑是其中最為耀眼的明珠之一。如今,丁再獻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學造詣,為 “說” 這一古老文體注入新的活力,在《外甥狗說》中巧妙融入 “賦” 的色彩,使其呈現(xiàn)出別樣的風貌。
文中,丁先生旁征博引,眾多典故信手拈來,運用得恰到好處,不僅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蘊,更使論證有理有據(jù)。同時,大量對偶句的精妙運用,如珠璣錯落,讀來朗朗上口,音韻和諧,展現(xiàn)出漢語獨特的對稱美與節(jié)奏感。
值得一提的是,該文每一段落前均以一副對聯(lián)高度概括段落主旨,這一別具匠心的設計,成為文章的一大顯著特點。對聯(lián)不僅提綱挈領(lǐng),使讀者能迅速把握段落核心要義,更與正文相得益彰,共同營造出濃厚的文學氛圍。
從文體屬性來看,《外甥狗說》還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理論文章。開篇 “為母離家出嫁,親戚從此誕生,外甥文化,一并萌結(jié)”。 寥寥數(shù)語,便將 “外甥狗文化” 的形成根源闡述得清晰明了,言簡意賅,為后文深入探討外甥狗文化奠定了堅實基礎(chǔ)。
《外甥狗說》讓我們清晰地看到,外甥狗群體在氏族文化的天空中,如璀璨星辰般閃耀著獨特而耀眼的光芒。他們所承載的文化價值不可估量,值得我們摒棄舊有偏見,以全新的視角去深入理解,給予高度尊崇,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家族文化瑰寶,讓家族情感在時代的變遷中持續(xù)傳承、熠熠生輝。(作者:鞏天宗2025年7月20日/乙巳六月廿六)
附丁再獻《外甥狗說》原文:
外甥狗說/丁再獻、校對:丁蕾
外公家之故土,宅相族之親源。
歲在乙巳陽春三月,余以外甥身份,參加外公家系列慶典。
外公薛氏一族,祖籍沂南張莊薛家埠,后遷居磚埠佛謝。
外甥者,雅稱宅相,俗稱外甥狗也。
為母離家出嫁,親戚從此誕生,外甥文化,一并萌結(jié)。
世界鄉(xiāng)愁眾說,外公故事聞多。姥娘宅院幼常住,立業(yè)成家長少也。
外甥身份臨場助興。古稀弄璋之慶,爰作斯說以記。
個個皆為兒女,人人盡是外甥。
外甥之光,外甥文化,歷史悠久。
余經(jīng)考證:生即為子女,時又是外甥。
外甥具有雙重身份,外甥文化者,氏族文化之重要組成部分。
爾其年少之初,穎悟天分。
懸弧之辰,初啼驚四座;垂髫之歲,感悟動三親。
常記:習步中識《論語》之句,塾堂外辨宮商之音。
外祖母戲以梨棗,輒能分甘同器;娘舅親授以簡牘,便知韋編三絕。俗說外甥狗,吃飽了就走,其實非也!
余有淺析:甥有倆家,一為父家,一為母家。
居父家日久,至母家時短,便有了外甥狗之說。
外甥不負外公愿,娘舅能融晚輩狂。
外甥之韻,益發(fā)奇秀。
時仿:囊螢映雪,嗜學若渴;程門立雪,尊師如親。
玉樹芝蘭,恍若謝家之寶樹;珠璣咳唾,堪比潘岳之華章。
嘗慕相如之賦,筆走龍蛇驚風雨;每崇子建之才,文成七步泣鬼神。
表弟尊重,表兄謙讓,配合默契,處融共仁。并肩進取,各盡其存。
外孫健壯高猛,甥女淑賢俊靈。
外甥之氣,爾其風神俊朗,器宇軒昂。
身長八尺,時慕有衛(wèi)玠之姿容;目若朗星,常效具子羽之聰慧。
雖無馮唐之遇,常懷報國之心;縱非終軍之齡,已立請纓之志。
觀其擊劍談兵,有項莊之勇;論道經(jīng)邦,具子房之智。
外甥者,姥姥門上忠實之狗也。昔日常云外甥狗,今朝不慮中其名。
余無顧及,反覺親切。愿所有外甥狗均為姥姥門上多奉獻。
外公門上名師盛,宅相心中效仿多。
外甥之崇,溢于言表。外公門上,濟濟人材,先祖車神,科技走來。
良將輩出,名震中外。堂族弟兄兩院士,同宗太祖?zhèn)z庠生。
總以名工老舅為榜樣,常憑院士弟兄是楷模。
不懈努力,百折不撓。
研究東夷文化,破解骨刻文字,發(fā)展傳承絕學。
外甥宗好客多友,表兄弟廣交眾人。
外甥胸襟,崇尚為人,謙和有度。
常以交友則管鮑之交可擬,時效待親則王祥之孝堪儔。
雖無孟嘗之客滿堂教,卻有伯牙之琴遇知音。
每臨大事有靜氣,恰似謝安之圍棋賭墅;
偶遇困境顯從容,宛如孔明之空城撫琴。
皆為外甥效仿之宗。
尊敬外公氏族,爭當娘舅忠君。
外甥之志,勤勞奮斗,宜承大任。甥際磨難而出彩,人生奮斗而升華。勖哉甥也,信之勉之!如大鵬展翅,扶搖直上九萬里;似騏驥奮蹄,瞭望蒼穹八千重。
有道是:
將來若遂志凌云,
牢記親源異氏根。
愿做外公門上狗,
終生勿忘姥娘恩。
是為外甥狗說,余當以外甥狗為榮。
余曾有集東夷骨刻文字成聯(lián)贈外公故里薛家埠為記,是為此說結(jié)語,聯(lián)曰:
外公家故土,宅相族親源。
注:
1.兩院士。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群基出生沂南磚埠鎮(zhèn)佛謝村;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出生于蒙陰高都鎮(zhèn)西峪村。同屬薛家埠薛氏沂蒙東汶族系第十五世。
2.倆庠生。庠生,秀才。指東汶族系薛氏十世薛順先、十一世薛喆兩位高宗均為清代秀才。
3.東夷骨刻文,東夷骨刻文字,丁再獻、丁再斌系統(tǒng)破譯,3300-4600年前東夷人創(chuàng)造,早于甲骨文1300多年。丁再獻創(chuàng)始了骨刻文書法藝術(shù)。
4、丁蕾,畢業(yè)于山東大學,山東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(yè)碩士研究生學位、執(zhí)教于山東旅游職業(yè)學院外語系。